欢迎光临无锡华纳威尔金属制造有限公司官网!
专注特种集装箱生产研发制造 认证资质齐全,丰富的项目案例经验
全国咨询热线:400-066-3516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新闻

集装箱的起源与发展

作者:华纳威尔 时间:2022-10-20 13:46:27 点击:1596 次

集装箱开创的新世界

  1956年4 月 26 日,-辆吊机将 58 个铝制卡车车身 装上 Ideal X 号 艘停泊在 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市 的改装旧油船。 5 天以后,它驶入休斯顿,在那里, 58 辆卡车等待装运这些 车身并将它们运 往目的地,这 就是 轰轰烈 烈的集装箱革命的开始。

  几十年后,当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拖车和 行驶在铁路上的火车载着成堆的集装箱轰鸣着穿越黑夜时,我们很难预测集装箱究竟如何改变 整个世界。 1956年,中国还不是世界工厂,堪萨斯州中部的购物者很难在 商店里看到巴西产的鞋子和墨西哥产的真空吸尘器;日本家庭吃不到来自美国怀俄明州饲养的牛肉;土耳其和越南找不到法国服装设计师裁剪、缝制的服装。集装箱出现之前,货物运输非常昂贵一一运送货物穿越国土的一半就很不划算,更不用说穿越半个地球了。

  集装箱降低海运 价格,节省运输时间,并在这一过程中改变世界经济形态。具备现代化集装箱运输条件,配合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丰田 和本田这样的公司开展了 just-in-time(即时生产)体系,即供应商只 有当客户需要的时候才生产产品,并通过集装箱在规定的时间将 产品运送到客户方。 集装箱出现之前,这种 效率和精确度是无法想象的。如今,集装箱运输己在 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成 为货物流通的重要手段。

码头上的困境

  20世纪50年代中期,集装箱运输还只是一个概念,大多数世界商业中心都有码头,但货物运输是一种市内工业,数百万的雇佣工人依靠人力在城市街道和码头之间运送货物。码头上, 成群的工人背着重物爬上踏板,钻进货舱, 把装满货物的箱子或桶堆在任何可以放置物品的角落里。 尽管船舶已经出现了几千年,但当时的货运仍然是一个复杂的大工程;在 发货人的工厂或仓库里,货物必须被分 成小份装进卡车或火车里,卡车或火车把它们分送到码头,由码头工人 分类装卸。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就出现了自动化,但其应用程度非常有限,例如 20世纪 20年代开始在 工业中使用 的铲车,到50年代才用来将货盘从仓库运送到船上。有些码头安装了传送带用来卸货。尽管具备这些器械,人力往往还是最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那个年代,码头运输陷入 片困境,运输效率十分低下, 货物装卸价格昂贵,而且码头工人的就业竞争愈演愈烈。降低货物装载费用的方法是显而易见的,为什么不把货物装进大的集装箱里面仅仅通过移动集装箱来代替重复的 装、卸大批量的散货呢?

集装箱的起步

  19 世纪末,英国和法国铁路曾尝试使用木制集装箱运送家具,使用吊机将集装箱从平台货车搬运上马车。 第一

  次世界大战末期,卡车在民间被广泛使用,辛辛那提汽车码头公司( Cincinnati Motor Terminals Company )偶然想到使用吊机吊起可互换的卡车车身来运输货物。有远见的人考虑使用“可卸载的封闭式自动卡车车身为一个标准

  单位的集装箱,并能够使用吊机在火车、自动货盘、仓库和船舶之间转运。 ”第一个采纳这种思想的是 New York Central,他们在大约1920 年就发明了钢制集装箱,6 个一排地放置在窄底的有轨车上运输货物。

  宾夕法尼亚州铁路局强烈支持使用集装箱的想法, 但问题是很多客户并不会把大量的货物运送到同一目的地。后来他们选择使用一种宽约9英尺的钢制集装箱,尺寸大概是通用货车车厢的1/6,这些集装箱可以通过铲车运上火车,在中转点,铲车会轻松地将集装箱运上另一辆火车。

  20 世纪 20 年代,其他国家也开始在铁路运输中使用集装箱,主要用来应对新的竞争对手一一卡车。澳大利亚的 Sunshine Biscuit Company 在集装箱上贴上广告来运输产品;1927 年,伦敦、米兰和苏格兰铁路局共运输了1000 个集装箱;法国国家铁路局也认为这是一种运送农民加工的肉类和奶酷到城市的高效的方法。 1933 年,法国国家铁路局与其他铁路局一起结成了国际集装箱局 (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Bureau ), 成为欧洲管理集装箱运输的组织。

  战后,美国军队开始使用称为联结箱的小型钢制集装箱运输军人的个人物品。 1951 年,为了在丹麦各港口间使用集装箱运输牛肉和粮食,丹麦联合运输公司( Denmark ’ s United Shipping Company )设计出第一条集装箱船;匹兹堡的美国德莱坞公司( Dravo Corporation )发明了一种 7 英尺长的钢制货柜,到 1954 年,它的数量在全世界发展到 3000 多个;1951 年,密苏里州太平洋铁路局( Missouri Pacific Railway )改进成功一种“高速箱”一一一种带轮的铝制集装箱; 1953 年,阿拉斯加州轮船公司( Alaska Steamship Company )开始使用木船把木制和钢制集装箱从西雅图运往阿拉斯加港口。 以上所有的集装箱使用的规模和使用范围并不大,但是目标是相同的一一降低运输成本。

集装箱海洋运输

  集装箱海洋运输的概念是美国航商 Malcom Mclean 提出的。1955 年初,他的想法是将整个拖车而不是车身放置在船舶上进行运输,当时,有些公司使用的小型钢制货柜很容易买到,但是把它们放进船舱以及各种各样的袋子和捆装货物中间是很不划算的。 Malcom Mclean 请教了声名显赫的集装箱专家 Tantlinger一一华盛顿州斯波坎市 Browm Industries 公司的轮机长,他曾于 1949 年设计了所谓的第一种现代海运集装箱一一-30 英尺长的铝制箱,可以 2 个一起堆放在船上运输货物或放置在卡车底盘上进行拖运。在 Tantlinger 的指导下,Mclean 提出使用 33 英尺长的集装箱,这个尺寸源于T-2号油船的甲板可以分割成 33 英尺的单元,这个尺寸至少是当时通用的集装箱尺寸的7倍。 他在油船甲板的上方安装了称为舱面的金属架,可以并排放置8个集装箱,同时设计了用来固定集装箱的配套装置。

  1956 年 4 月 26 日,人们在纽约港观看了吊机每 7 分钟将一个集装箱装进 Ideal X号,不到 8 小时,船就装货完毕并出发。第二天,Mclean 和他的助手们飞往华盛顿等待货船抵港。“当她抵达航道时,所有人都过来观看,人们对甲板上的箱子表示非常惊奇。我们曾经在华盛顿见过上干艘油船,但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船,大家都不敢相

  信自己的眼睛。”这是一个当年的目击者的回忆。对 Mclean 来说,真正的胜利来自于价格的优势。当时,如果采用中型干散货船运输这些货物,运费为 5.83 美元It,而使用集装箱运费仅为 15.8 美分It。可见,集装箱很具市场潜力。 正如美国历史学家 Donald Fitzgerald 所说-“这不仅仅是一场革命, 20 世纪 50 年代的集装箱化揭开了海运运输发展历史的新篇章。

  Mclean 深知, 降低海运货物的运输成本不止需要集装箱, 还需要全新的装载方式。 整个运输系统的各环节---港口、船舶、吊机、货物存储工具、卡车、火车以及船员的操作方法都必须改变。 正因为具有这些胆识,多年来他总是走在整个运输领域的最前列,甚至几十年来一直在推行集装箱的 ICB 专家都对他的做法表示惊奇。1957 年,带有隔槽的集装箱船的出现使集装箱可以堆放 5 或 6 层, Tantlinger 发明的具有斜边的拖车底盘,可以引导集装箱在装船时自动放置在指定位置;新的锁箱机构便于码头工人把集装箱从底盘上锁紧或放开;龙门吊车也诞生了。这些变化意味着卡车可以快速装载或运送集装箱,避免长时间地占用码头空间。同时,集装箱本身也发生了技术革新,箱角用4根角柱来承载放置在上面的更多的集装箱;门按链设置在后角柱的凹进处而不是直接从侧面突出;出现了带有制冷系统的集装箱等。 所有的新式集装箱在 8 个角部都有一种特殊的铸件,铸件上设计了一个椭圆性的洞,用来容纳最关键的一个发明一一转锁。 这种装置能够插入角件用来栓固堆放在一起的集装箱。

  随着各个港口和集装箱码头的蓬勃兴起, 集装箱技术的发展势头以及对运输业造成的影响远远大于它的狂热支持者的想像。

标准化进程

  集装箱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热门话题,但是“集装箱”在不同的场合有着不同的概念。 在欧洲,通常是带有钢制加强板的木箱,只有4或5英尺高;在军队,它主要指“ conex-boxes”一一一种高 8 1/2 英尺、长6 英尺IO 112 英寸用来储存家常用品的钢制集装箱。 有些集装箱使用带钩的吊机来搬运,有些 底部有叉槽的集装箱由叉车搬运。

  多样化设计严重阻碍了集装箱的进一步发展。如果一个运输公司的集装箱不能适应另一个公司的船或火车, 就需要针对自己的客户专门做一艘大船来装载集装箱。 1958年’美国海运管理局(A口 irican Mar ime Ad口1 i tion)决定结柬这样的混乱状态’这种想法获得了j每军的支持。 同年6月,Marad(在海运工业具有很大权力的一个政府机构)任命了 2 个专家委员会,分别推荐集装箱尺寸标准和研究集装箱结构。

  1958年ll月 Marad召集两个委员会召开了第l次会议。 经过讨论,尺寸委员会同意确定一个可接受的尺寸系列而不是一个单一的尺寸。 通过投票一致认为 8 英尺作为标准宽度,委员会认为“它主要来源于国内需求,希望与国外标准逐渐并轨” ,高度必须小于 8 1/2 英尺。 另外一个关于集装箱结构的委员会认为他们的工作重心是确定一个集装箱的最大承载量。 重量限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决定吊机起吊所需力的大小和堆放时底部集装箱的承载能力。 至于其他的复杂问题,例如角柱强度、箱门的设计、角件起吊标准等当时都未作规定。

  次年,美国标准联盟( American Stan dards Association )参与了集装箱标准的制定,在长度标准方面达成一致:2英尺和24英尺、17英尺和35英尺、20英尺和40英尺的每组长度都被认为是标准的。 接着,Marad委员会考虑到一些东部高速铁路受高度限制,将高度标准从8 又1/2 英尺降低到 8英尺。结构标准委员会的成员们认为每个集装箱应能承载5个满载的集装箱的重量, 而且这些重量集中在角柱而不是 侧壁上。 可以设置用来可以设置用来起吊的吊环和插槽,但并不强制采用。标准之战持续了很久,在美国的促使下,ISO开始研究集装箱。最终在1964年,IO英尺、20英尺、3 0英尺和40英尺长度的集装箱, 欧洲铁路使用的集装箱尺寸以及美国5英尺和6 2/3英尺的集装箱正式成为 ISO标准。1965年9月,ISO委员会完成了对集装箱强度要求和起吊标准的确定,其中包括转锁结构、 角件设计等。 海洋运输的新时代终于到来。

  标准化的进程一直在缓慢向前。 最终,阻碍了集装箱化发展道路的非标准形状和尺寸的集装箱纷纷为公认的国际化标准让路,直到1966 年,卡车运输者、航运公司、铁路、集装箱制造商和政府才最终达成一致。 租箱公司也开始信心满怀地大规模投资集装箱租赁领域,他们的集装箱拥有量很快超过了航运公司。 国际化集装箱航运的理 想终于变成现实。

集装箱走向繁荣

  1965年冬,美国政府对越南发动攻击,这场战斗的后勤物资规模是美国所有武装斗争中最大的,后勤运输问题的解决标志着集装箱化时代的到来。

  1965年的越南,自北向南横跨700km,却只有一个深水港一一西贡,仅有一条大部分不起作用的铁路和一条断断续续的高速公路。 港口没有吊机和铲车,所有货物都由人力装卸。 装有军用货物和美国救援物资的船都在争抢仅有的IO个泊位,一旦一条船靠岸,要停放好几天才能全部卸完货。 “西贡简直就是一个坟墓。”当时一个高级海军军官这样形容。后来,军队开始使用“ conex boxes”一一一种们的钢制集装箱,可以运输武器、靴子和分类的杂物等。 1965年圣诞节,Mclean来到越南,经过一番考察,他认为·集装箱化可以解决越南的很多后勤问题,并于1967年签订了开展集装箱船服务的合同。同年,美国海陆公司(Sealand)也签订了价值7000万美元的合同,不仅包括集装箱的服务,还包括安装海岸吊机、卡车和底盘等。 几乎 越南海岸最大的自然海港变成了一个大规模的集装箱港。 1967年11月,美国奥克兰685英尺长的集装箱船,载着609个 35英尺的集装箱(相当于10个杂货船可以运输的货物)驶向越南。 在金兰湾,Sealand公司的高水平计算机系统使用穿孔卡片来记录每 “战争”宣告成功。 Mclean估计,1967年,从美国到越南使用一艘集装箱船运输,包括装船和卸货,比使用军用货船的成本每吨降低一半,更不用说货物的丢失和损坏的减少。

  集装箱海洋运输的第1个十年发展是在美国。 集装箱抹杀了码头上数千个就业机会,从根本上改变了商业发展的 些地理分布。 集装箱占领全球贸易路线的速度令世人震惊,一些世界大型港口城市很快发现他们的港口几乎消失了,而一些无名港口所在的无关紧要的小镇开始成为海运贸易中心。

  装箱繁荣发展的第1阶段在北大西洋,第2阶段在太平洋。 日本是20世纪60年代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60年代末,日本政府在东京、横滨、大阪和神户地区修建了集装箱码头。 第1艘日本集装箱船于1968年 9月开往美国,专门运输日本工厂生产的电视机和收音机。 日本政府计划到1971年日本的一半出口都实现集装箱化,具有2艘承载1000集装箱的大型船。1969年 7月,第1艘集装箱船光临香港。次年,Sealand 开展了韩国的集装箱服务业务,Matson开通了每双周开往中国台湾、香港和菲律宾的航线。1972年,香港的服装塑料制品和小型电子产品的船运量由1970年 300万t发展到 380万t,外贸收入增长 35'7岛。 台湾进口交易总额由1970年的14亿美元发展为1973年的43亿美元。在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形势同样喜人。 国际贸易的发展如此迅速以致集装箱运输从市场滞销转为短缺,而且从 1973年开始,石油价格的疯狂增长为海运工业提供了意想不到的发展机会,它给能够运输更多货物的集装箱船带来了比散货船更大的价格优势。 仅1973年,世界集装箱运输货物就增长了40%。

  这种繁荣景象维持到1974年。各国中央银行采取紧缩金融政策以抵消石油涨价带来的通货膨胀,世界经济开始逐渐衰退,工业发展和货物运输业都开始走下坡路。1975年,世界制造业的产品出口量战后第l次下降,海上运输贸易下降 6%,集装箱运输行业也因为大量竞争者的加入而呈现萧条的趋势。尽管如此,集装箱带来的革命性影响不会就此陨落。20世纪70年代末,集装箱船的数量在世界范围内剧增,货物运输量在1年之内增加20%。1970年,集装箱船的货运总量为190万t,1980年达到1000万t(不计专门用来装载混合 集装箱的船和其他货船的载货量)。1977年是集装箱运输的1个里程碑,集装箱运输开通了南非和欧洲的航线---最后一条仍使用干散货船运输的航线。20世纪80年代以来,船运商逐渐开始追求更大而不是更多的船舶,同时港口也在不断扩建,集装箱运输市场越来越大,货物运输的成本也进一步降低。

及时生产

  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工业发达地区出现及时生产(just-in-time )的制造模式,just-in-time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提出的一个概念,指通过清除存货来提高生产质量和加工效率。这种制造模式很快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 1987年,美国2/5的财富500强企业都都开始创建just-in-time体系,他们发现 just-in-time需要使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处理运输·与 些承运商保持密切的联系从而保证严格 准时地发运货物。这种精确性离不开集装箱化。公司需要运输大批量零件以保证生产线时刻正常运转,而集装箱运输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风险,能够为制造业发展的全球化提供桥梁。公司在严格考虑工资水平、税率、能源价格 进口关税运输时间和安全性等因素后认为,由于集装箱的存在,在生产成本最低的地方加工零件或零售产品,运输价格往往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集装箱运输的革命在20世纪80年代初结束,但是集装箱革命带来的余波一直持续不断。 后来的20多年里,由于集装箱运输降低了国际海运价格,海运集装箱的载货量增加了4倍以上。同时,集装箱运输帮助,一些城市和国家成为新的全球供应链的一部分,并为他们带来了经济繁荣。

  Ideal X出现半个世纪后,每年 3亿TEU 的集装箱在世界各大海洋上运输货物,其中269玩的集装箱来自中国。卡车和火车运输的集装箱更是不计其数。

集装箱发展的现状和展望

  现在,集装箱已经遍地皆是,它们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废弃集装箱的大量堆积、集装箱过于破旧而无法使用、维修费用过高和生产过剩等。集装箱的大量涌入令一些政府安全官员头疼·如果一个集装箱装载了放射性的"di时”炸弹在到达某一重要港口定时爆炸,将会污染整个城市并造成国际贸易的动荡。很多集装箱码头的门口设置了放射性物质检测器以防止恐怖分子的集装箱被装船。一些集装箱里面安装了床垫和厕所以便偷渡的情况已很常见,入境检查员不可能对装满合法货物的数百万个集装箱逐个检查。

  尽管这些问题都很严重, 但不会对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带来很大威胁。集装箱本身的尺寸也在逐渐变大,48英尺甚至53英尺的集装箱已经在卡车上使用。世界造船业在迅速发展,2001年至2005年,集装箱船的容量每年递增IO%,船的尺寸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到 2006年,全世界将会有数十条船能够装载 4000个 40英尺的集装箱, 而且更大的的集装箱船已经在订购中。

  21 世纪,由于船舶尺寸增长过快,很多船舶在航经马来西亚和即度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时受 到限制。如果一艘 集装箱船达到了马六甲极限型尺寸,那么它将有l/4英里长、190英尺宽,船底大概低于吃水线65英尺。如果它沉没,将会损失价值IO亿美元的货物。它的容量将会达到l8000TEU,一旦抵港,需要68英里(l英里=1609.3 m)长的卡车队伍去卸货。但实际上,几乎没有一个港口能够容纳它,可能需要在深水海岸建造新的码头。马六甲极限型 集装箱船抵港时,由小型船将集装箱转运上岸。如果这些都成为现实,昂贵的集装箱船和港口将会带来更大的经 济变革,这会使全球范围内的货物运输成本更低,更加方便快捷。

  集装箱的安全性和智能化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例如,9·l 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美国提出智能集装箱 计划,即集装箱电子封条监管系统。集装箱电子封条监管系统的核心是墓于RFID技术的、替代铅封和塑封的集装箱电子封条系统,它不仅具有传统封条系统的安全功能,而且还具有支持电子记录的功能,可以实现自动识别与跟踪等功能。如何保障集装箱运输的安全己迫在眉睫,政府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安全,对于海关、港口公司、船运 公司、物流公司以及货主来说,除了防止遭受恐怖组织的破坏,还要防范货物失窃。所以,集装箱电子封条监管系统对集装箱及其装载货物实行更高的安全保障和实时追踪有着重要意义。

  另外,集装箱的专用化趋势逐渐增强。目前,特种箱和罐箱的利润率较高,市场空间较大,调整干货箱、特种箱 (包括特种冷箱)和罐箱的产品结构,争夺高端产品领域是很多集装箱制造商的产品发展策略。

  未来几年内,随着材料、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集装箱的产业素质和产业技术将不断升级。原 材料(如木地板)质量的提升和制造工艺(如涂漆工艺)将逐渐改善,环保材料和产品(如环保木地板和环保冷箱)正被研发和推广应用,产品功能将不断增加。总之, 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以及经营管理的现代化, 集装箱运输将朝着物流中心化、管理科学化、港口高效化、船舶大型化等 方向发展。集装箱化将进一步地降低运输成本,缩短运输周期,提高运输质量,更好地实现为客户提供优质、准时、便捷、价廉的服务。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5906173140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400-066-3516

二维码
线